如今,“出行不碳化”的活动铺天盖地,他们提倡环保节能。多省联防的“APEC蓝”为北京带来了少有的持续好天气,如果说实行汽车单双号行驶是一种被动选择,那么选择电动汽车则是主动拥抱蓝天的绿色出行方式,对于普通市民而言,微型电动车价位低、实用性强,可谓垂手可得。
在我国三四线城市和乡镇,交通工具的演变大致走出了三条路径:第一代为拖拉机,第二代为农用车和摩托车,第三代将进入小型电动车时代。“目前中国有1亿辆摩托车、2亿辆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而小型电动车或将成为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的升级换代产品。”所以说,低速电动汽车的发展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是顺其自然成长起来的。
11月26日,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正式对外发布《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的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
该政策的出台表明不久前传出国家将再次发放几张纯电动乘用车资质的信息已经属实,同时也意味着此前游走于行业之外的低速电动汽车企业,将极有可能通过此次资质补录正式获得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
国家工程院院士杨裕生也表示,小型电动汽车的价格与广大群众的消费水平相温和,适合大量二、三线城市和城镇化人口的出行需求,且电池价格可高可低,充电也十分便捷,“去年全国产20万辆小型电动汽车,体现了社会的需求。”
小型电动汽车性价比高,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一般出行需求,更容易实现市场推广。根据相关统计,目前小型电动车每辆售价在3-5万元之间,不需要政府补贴,平均百公里油耗仅为10千瓦时,比传统燃油车节约使用成本70%。价格实惠成为这个市场快速自发启动的重要原因。
尽管小型电动汽车有广泛的市场需求,但是杨裕生认为,当前小型电动汽车在中国的发展道理比较崎岖,观念以及法律法规尚不健全,需要更多支持和鼓励。